对于任何一支军队来说,武器的先进程度往往决定了它的生死存亡。1942年年中,美国正式启动了代号为“曼哈顿计划”的原子弹研究。为了确保计划顺利进行,美国几乎召集了西方世界所有顶尖的物理学家和核领域的专家金控配资·,总人数高达十万。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最隐秘的科研计划之一。经过整整三年的实验和努力,他们终于在沙漠里引爆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巨大的蘑菇云预示着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在这场研究的背后,最为人熟知的名字便是罗伯特·奥本海默,他被后世称为“原子弹之父”。在曼哈顿计划中,他起到了核心性的主导作用。学界给了他至高的荣誉,但在荣誉背后,他的内心却极度沉重。他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样喜悦,反而因为亲眼见证了原子弹的威力而陷入深深的痛苦与自责。
1945年,奥本海默与总统杜鲁门进行了一次私人会谈。这场会谈的结局出人意料,甚至有些尴尬。当时,美国刚刚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迫使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杜鲁门和很多人一样金控配资·,对核武器的巨大破坏力表现出震惊与赞赏,认为它拯救了无数美军士兵的生命。然而奥本海默却无法喜悦,他在庆祝的人群中面色凝重,甚至留下了眼泪。杜鲁门见状便问他缘由,奥本海默平静却痛苦地回答:“因为我的双手沾满了鲜血。”总统听后勃然大怒,回怼道:“你沾的血还没我一半多!”谈话就在这种剑拔弩张的氛围中草草结束,杜鲁门甚至对身边的官员说,不愿再见到这个令人烦恼的科学家。
展开剩余64%实际上,从首次核爆成功到核武器投入实战,美国高层始终对核武器充满自豪与认可。但奥本海默和他的科研团队却完全不同,他们被亲眼目睹的惨烈结果所震撼,内心弥漫着悔意。他们开始后悔制造出这样毁灭性的武器。1946年,他甚至拒绝再次观看核试验,并亲自写信给总统,希望停止类似计划。但这封信却彻底惹恼了杜鲁门,使奥本海默逐渐被边缘化。
1947年,奥本海默被推举为总统顾问委员会主席,地位似乎上升。然而不久后,美国调查局对他展开监控,他的弟弟也遭受牵连,失去了大学教职,被迫靠放牛维持生计。奥本海默与杜鲁门的分歧愈加明显,他认为核武器的持续研发只会制造新的灾难,危害整个人类,而杜鲁门则一心看重核武器的威慑力与战略价值。
直到1953年,艾森豪威尔接任总统,奥本海默以为终于迎来了新的转机。然而,他再次提出的“重新审视核武器”的建议却被断然拒绝。更糟糕的是,从此以后他参与过的研究档案被全面封存,美国参议院也对他展开了正式调查。1954年春季,奥本海默遭遇了长达数月的审讯,被扣上种种莫须有的罪名,这场事件后来被称为“奥本海默案件”。
很多朋友劝他妥协,不要再坚持反抗,以免成为牺牲品。但奥本海默依旧坚定立场,最终虽然被宣判无罪,但政治上的前途已毁。他对好友说,自己之所以坚持,只是因为热爱自己的国家,不愿眼睁睁看着它走向错误的道路。直到1963年,约翰逊总统才为他颁发了美国原子能领域的最高荣誉,算是为他正名。
在生命的最后岁月里,朋友曾问过奥本海默是否考虑离开美国,他却斩钉截铁地表示自己深爱祖国,绝不会背叛。他甚至调侃道,政府调查他花的钱,比他研发原子弹所获的报酬还要多。
奥本海默带领团队完成了原子弹的研制,这是科学史上不可思议的奇迹,也是人类头上的利剑。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核武器的恐怖威力,因此始终拒绝它的进一步扩散与使用。正因如此金控配资·,他不仅是“原子弹之父”,更是一位让世人敬佩的科学家。
发布于:天津市七星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